第44章 气象感应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几天后,安帝兴兵伐宿的事敲定。
在提前通过气的情况下,整顿兵马、筹备粮草等事宜很快就完成了。
一切就绪后,孟不知奉召成为先锋,领着两千人马率先朝宿国盐城行进。
大军出发当天,他照常进行签到,恰好是月签,然后运气爆发,获得了一项异能。
一开始,孟不知很高兴。
因为他现有的两个异能【病毒克星】和【龙精虎猛】都是年签获得的。
此次月签能获得一个异能,简直就是欧皇附体!
可搞清楚这个新异能的情况时,他有点郁闷。
气象感应:又名“天气预知”,效果是对周边一定范围的气象变化具有超常感应,可预知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。
这异能不能说没用,但能用到的地方寥寥。
孟不知最初唯一能想到的用法就是当天气预报使,就这,还存在局限性。因为该异能只能让他感应到自身周边一定范围的气象变化,其他地方就不行。
总而言之,乍看有些鸡肋。
但他转念想到自己当下的境况,又觉得或许能用到。
毕竟行军也得看天气,然后……
还真用上了!
某天,太阳当空照。
孟不知通过异能感应到不久后有大雨。为避免麻烦,他直接下令让人停下,找地方躲雨,同时给粮草施加防水措施。
起初,没人相信艳阳高照的天会下雨。
孟不知下令,他们碍于军令没反对,却难免心存怀疑,产生非议,甚至等着看笑话。
结果命令刚落实一刻钟不到,天气骤变,大雨倾盆。
那些怀疑、非议、想看笑话的人直接懵了!
说了变天就变天,这么神奇的吗?
顿时,局势发生反转。
孟不知收获了一大波人的钦佩。
还有小部分人不信邪,觉得是巧合。
可当这种预知天气的事又发生几次后,他们服了。
事实摆在眼前,不得不服。
期间有人好奇地问过孟不知为何能预知天气,他直接说看过这方面的古籍,对天气方面有些研究,略懂观测天象。
对于这话,他们信了。
盖因此界的历史上有过观天象、预测天气的牛人和事迹。
类似诸葛武侯和草船借箭。
至于异能……
他们没听过。
……
行军路上,孟不知身边除了朱殷等几名亲信,还有一位安帝特意配备的副将。
对方叫付江,是个中年将领,先锋军出身,在开路和攻城方面颇有经验。
安帝把他安排给孟不知当副将,有以老带新的意思。
孟不知虽然上过战场,也立过功劳,但从军时间尚短,此次又是首次当先锋,身边配一个有经验的人当副手,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。
对此,孟不知没有意见。
他有自知之明。
论个体武力,他目前可以自认第一。
可行军打仗,尤其是当先锋,他当下只算半个萌新。之所以算半个,是因为他之前学过不少理论,打起嘴炮一个顶俩,但实践起来就会见拙。
这种情况下,身边跟着一个有经验的人,不说兜底,办起事来也会方便很多。
比如遇到理论之外的实际问题,能够请教讨论。
而付江也明白安帝的意思。
因为以老带新在军中属于基本操作。
同时他也清楚孟不知的身份,没有仗着资历摆架子。
一开始,付江以为孟不知因功封爵,又被安帝钦点为先锋,会年少得志、骄纵轻狂,都做好了受气甚至担罪的准备。
却不想这位年少的宣威爵大大地出乎了他的预料。
其人不仅温和有礼、平易近人,在行军问题上更是从善如流。即便有时发生分歧,他也会说明缘由、提出见解,然后互相印证,找到问题根源,进一步论证。
如果最后发现是自己不对,他会坦然承认,甚至赔礼。
倘若是他付江有地方考虑不周,对方便会从侧面递来台阶。
总之一句话,付江感觉和这位少年爵爷相处起来很舒服。
此外,对方观天象、预测天气的能耐也让他服气。
如此情况下,付江对孟不知只有交好的心思。
对于其提出的问题,他乐得回答,有时还会主动解释。哪怕那些问题在他看来良莠不齐,有的过于简单,有的很繁杂。
……
有孟不知预知天气,一主一副两个将领也没发生摩擦,行军途中自是没起什么波折。
风平浪静中,孟不知一行人来到了安、宿两国的边界。
付江勒马,指着不远处的界碑对孟不知说道:“将军,此处便是我们安国的边界线了。越过那界碑,就进入了和宿国约定的缓冲地带。”
“接着往前约十里,便是宿国边境的驻防关卡。”
“过了关卡,行进三十余里便是盐城。”
孟不知微微颔首,表示知道,而后盘算道:“十里地不算远,倘若宿国在缓冲地带安排了常驻的斥候,现在应该能察觉我们的到来。”

“一旦发现我们,斥候必然会给驻防关卡报信。”
“像这种临近城池的驻防关卡,主要是负责警戒,人数不会多,但基本是骑兵。为的是方便给就近的城池报信,然后据城而守。”
“而三十余里,正常行军因为要负重和保存战力,大约需一日。”
“急行报信的话,顶多一个时辰。”
“想趁其不备,打盐城一个措手不及,有点难办啊。”
付江笑道:“先贤虽说过‘兵者,诡道也’,但大多战争,双方都会有所防范。”
“想出奇制胜,谈何容易?”
“盐城据城而守,即便我们打它一个措手不及,恐怕也占不到多少便宜。”
“何况,我们虽是先锋,但两千人攻城,实在有些少了。我们此行,更多的职责是为后方大军搭桥开路,而非攻城拔寨。”
“所以,将军无需介怀。”
孟不知点头,这些他知道,但还是有些郁闷。
倒不是非得立奇功,而是出奇制胜能减少伤亡跟损耗。
孟不知这一路了解过,以现有的条件正面攻城,那真的是拿人命去填。虽说战争必然会有牺牲,但有可能的话,他还是想少点牺牲。
并非慈悲心作祟。
在天门关的半年里,他闯出了“赤面人屠”的名号,慈悲这两个字早就不沾边了。
他只是不想看到某些惨烈场面。
比如箭雨纷飞,己方人马成片倒下。
又比如滚木天降,登城的士兵从高空坠下,摔得血肉模糊,或被砸得不成人形。
可从目前分析的情况看,想出奇制胜很难。
但,也不是不可能。
……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