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三国:大魏庶子,开局截胡邹氏 > 第119章 来自寿春百姓的夹道欢迎

我的书架

第119章 来自寿春百姓的夹道欢迎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不得不佩服吴郡的智囊团,他们想必是对袁术进行过彻底的分析,再加上他们对袁术非常的了解。
所以这些事情早在他们的考虑之中,要劝袁术投降,不能动动嘴皮子,起码得给他留下生路。
而袁术的生路不在孙策这里,而是在袁绍那边。
他们是亲兄弟,总不能真的见死不救!
不管是为了名声,还是为了利益。
袁绍铁定会接纳袁术的,那么用什么来消除他们的隔阂呢?
换位思考,袁绍也不傻,袁术是袁家嫡子,来投奔自己,自己该如何安置他呢?终究是个麻烦事。
一切问题还需要孙策等人来操心。
但是此事却也简单,或许上天早有安排,多年前的传国玉玺或许会成为袁术的保命符。
吕范见袁术完全上钩了,于是说道:“袁将军,此事没什么好忧虑的,您忘记了身边的传国玉玺吗?”
袁术用传国玉玺称帝,天下皆知!
那么袁绍现在势力庞大,需不需要玉玺来助阵呢?
袁绍拿下北方三州,如何让中原地区的人认可自己呢?
单靠武力恐怕需要和曹操直接硬碰硬,如果有玉玺呢?是否可以用?
大概率是需要的!
袁术两眼放光,盯着吕范,这玉玺对袁术来说意义真的不一样。
孙策用玉玺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,而自己则用玉玺把自己送上了绝路。
袁术带着缠斗的声音问道:“你是说我把玉玺献给袁绍?”
吕范轻轻的点点头,说道:“将军用玉玺换一条光明大道,有何不可?”
袁术木木的坐在椅子上,回想了自己的半生,又看了看外面的天空。缓缓的说道:“对啊!袁绍也是我袁家子弟,玉玺我拿不住,理应给他,至少玉玺还在我袁家手里。”
吕范带着兴奋的语气说道:“袁将军大度啊!袁绍气势越盛,大有一统中原的趋势,而曹操是他最直接的敌人,我相信两人交锋,胜利的必定是袁家,袁家一统中原,那时候袁将军的身份必将变的尊贵。”
袁术听闻也是大笑,说道:“孙策自小便是看得出来的大才,我重用他,他叛我,我恨他,他驱赶我出庐江,手段到是好手段。不愧是孙家的好儿子。”
吕范并不接话,知道袁术还在做最后的思想斗争。
他在考虑要不要这么轻易的将庐江让给孙策,他不甘心,但是却毫无办法,自己趁着曹铄还未回来,或许可以逃走。
如果等曹铄回来,那么自己便不见得有这样的机会了,很有可能成为曹铄与孙策斗争的牺牲品。
于是叹了口气说道:“孙伯符有没有说,该如何将我安全送去冀州呢?”
吕范说的:“徐州乃曹操的地盘,陆路是不通的,将军放心,但是可以走海路。从吴郡坐海船出发,半月便能到青州!”
袁术捋捋胡须思索了半天,如果答应孙策,自己的小命相当于交给了他。
走水路,那么自己带着水军出发,也不是不能接受,只是这沿海而上,风浪太大,岂不是要殒命?但是走陆路,如何能突破徐州?
更关键的是曹铄,曹铄虎视眈眈!能轻易放自己离开?
更何况袁术想要把自己的嫡系部队带去,这样好歹有了家底,不至于被袁绍所看不起。
所以水军绝对是最佳的选择。
吕范见袁术有顾虑,知道应该趁热打铁,于是说道:“袁将军,听说曹铄马上要回寿春了,此时不走,怕是难走啊!曹铄打仗,喜欢出其不意,他要是怕庐江落入其他人手里,不见得不会先下手为强!所以请袁将军三思啊!”
吕范的说法高明,从进门后未半句提起过孙策等人,反而是处处为袁术考虑,袁术自然能听得进去,而此时是时候做出抉择了,那么吕范要帮助袁术做出抉择!
袁术又思索半天说道:“只能如此了,我从南阳至寿春,又从寿春至庐江,纵横多年,一片基业,今日算是尽毁!”
吕范连忙拜下行礼道:“袁将军高明啊,人生起伏,偶尔失落,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!”
袁术说道:“你便去和孙策说吧!尽快把我送去去青州!”
吕范欢天喜地的出了庐江,此事已经稳妥了。
要打下庐江虽然费力,但是总是能打下,但是孙策怕被曹铄给摘取了胜利果实。
其次也怕得罪袁绍,袁术好歹是袁家嫡子,地位很高!如果袁术死在自己手里,岂不是和袁绍结仇?
平白无故的给自己添加一名强大的敌人,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。
曹铄在淮北只待了两日便回了寿春,而吕布去了徐州接高顺。
进城后,发现百姓夹道欢迎,众人高声呼喊曹铄的名字,而且聚拢的人也越来越多,都是来瞧热闹的。
曹铄完全没想到自己啥时候变得这么受欢迎了!
吕玲绮大大咧咧的看着外面,对着曹铄说道:“夫君,这里的人太热情了些!你在寿春很有名气吗?“
曹铄只是笑笑没有说话,寿春自己待的时间并不长,但是干的事情不算少。
特别在农业这一块,基本上是照搬许昌,产量自然也就翻了几倍!
让百姓安居乐业自然是能获得民心,只是没想到自己在寿春的声望已经如此高涨,不得不说很是意外。
待曹铄回府后,不断的有人前来求见,但是曹铄最想见的张辽与轩辕均未来,这让曹铄颇为奇怪。
曹铄找人来问,来人回应道:“回禀郡守大人,张将军和轩辕将军去走访奇人,说是要建大船!”
曹铄听完哈哈大笑,张辽还真是闲不住啊!看来他也对孙策忌惮的很啊!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