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三国:大魏庶子,开局截胡邹氏 > 第76章 袁术败逃,来自曹操的考校

我的书架

第76章 袁术败逃,来自曹操的考校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曹铄接下来的日子就比较繁琐了,城内的局势需要进一步稳固,也需要遴选得力的人来管理整个城池。
原本清闲的曹铄这段时间的忙碌的不行。
这一日天刚亮,张辽则来请辞!
曹家与吕布相当于决裂,张辽作为吕布的部将再留在寿春已经不合适了。
再加上张辽并不想与曹铄起冲突,不如主动请辞。
这事情早已经和曹铄商议过,曹铄虽然不舍得,但是暂时也没有别的法子。
袁府偏厅内内,曹铄、张辽、轩辕敬一起坐下聊天,气氛也不算沉闷。
曹铄说道:“大哥,此时回去,恐怕吕布不会有好脸色,吕布为人也不豁达,此去恐怕凶多吉少。”
张辽也是满脸忧虑,但是还是劝慰道:“放心,这次回去,我不怕吕布翻脸,而是要去与他告辞的。”
“我原本西凉军,依附于他也算正常,如今我与他出现了大间隙,不如今后各走各路,互不相干。“
轩辕敬问道:“何必亲自去,派人去送信便是。“
张辽严肃的说道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,将话挑明是君子的做法。再说我军中还有许多徐州兵,他们并不想待在寿春,我也要将他们送回徐州!“
张辽说的没错,他旗下有三万多人马,其中有一万多徐州兵,其余的是淮北兵和寿春兵。
张辽打探过,这些徐州兵中有不少受过吕布的恩惠,他们更愿意回徐州。
而轩辕敬听完大为感动,张辽的精神打动了他,什么叫君子行为,明知道是在干傻事,但是为了心胸坦荡,无愧于心,依然义无反顾,这就是君子行为,英雄行为!
轩辕敬也决然的与张辽回徐州,未来如何,现在截然不管,只希望此去能护住张辽的安全。
曹铄点了点头,他知道张辽心中的大义,这个世界的名声很是重要,很多人把名誉看的比命还重要。
张辽此次与吕布不和,违抗了军令,导致吕布损失惨重,理应回去接受吕布的处置。
只是希望吕布能看在多年共事的份上不要杀了张辽。
曹铄暗想自己在徐州的暗谍已经不少了,甚至吕布身边也有暗谍,如果早日布局,保护张辽的安全应该问题不大。
曹铄亲自送这些人出城,随后送出二十里外。
张辽走后没几日,曹操来了!
虽然大部分部队已经撤回豫州,但是曹操依然打算来寿春看看。
毕竟寿春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,北有吕布,西有刘表,东有孙策,南面则是袁术!
没错,曹铄故意放走的袁术,靠着自身的威望,去了庐江,而庐江太守正是刘勋。
刘勋亲自在城外将袁术迎进了庐江,附近林落的簇拥听说袁术入主庐江,纷纷来投靠。
再加上庐江城高墙厚,袁术暂时又变得安全了。
曹铄将曹操等人迎进了城,并且在袁府内住下。
曹操一路看来,发现寿春已经在战火中恢复了过来,街市上已经恢复了营业,街道上也是人来人往,好不热闹。
曹操与郭嘉等人看的颇为开心,曹铄不仅打仗了得,这治理城池的能力也是不弱。
短短时间就将城内的反对势力清除,随后又迅速的恢复了官吏班底,这其中的手段和效率就是连曹操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曹操一路骑马也是累了,回府后便睡了一天。
曹铄也懒得理会他,自顾自的去忙了。
郭嘉对这对父子的关系也算是熟络了,曹铄不像其他儿子,对曹操有一种天生的惧怕。
曹铄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能力超强,对曹操也从不献媚讨好,实属难得。
曹操醒来后便迫不及待的召见曹铄,在见到曹铄之后,连忙板起脸来,皱起眉头,装作非常生气的样子。
曹铄来曹操的房间后,只听曹操大怒道:“好你个曹铄,你可知罪?“
曹铄没想到曹操会来这么一出,虽然这次功劳不小,但是自己这次犯的错也不少,比如私自放了袁术离开,后面又轻易的放了张辽离开,不知道曹操说的哪一件,只好行礼回道:“不知因何恼怒了司空大人?“
曹操当然只是假装发怒,想要看看曹铄的反应,没想曹曹铄丝毫不慌,回答的淡定的很。
少年老成说的就是他这种,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,曹昂与曹铄两兄弟都非常优秀,但是曹铄最近表现出的更加优秀,成长速度也是惊人。
不过曹昂是长子,曹铄并没有继承自己大统的机会,不由得暗自叹息。
曹操咳嗽了一声,说道:“我问你,夏侯惇与我说,是你放袁术离开的。你可知这是放虎归山,后患无穷?“
曹铄依然淡定自若,说道:“父亲应当懂得,袁术不能死在我曹家手里。”
曹操假装糊涂,问道:“为何?你此话何意?”
曹铄解释道:“袁术所犯何罪?”
曹操不假思索的回道:“谋逆之罪!”
“错了,他犯的是怀璧之罪!天下诸侯谁还没有个自立为帝的梦想?但是偏偏只有袁术敢真的这么干!”
“自立为帝就是壁玉!这也是四路诸侯讨伐他的原由!”
曹操点了点头,不过随即问道:“这与你放他走何关?”
曹铄问道:“袁术只是犯了一个诸侯都会犯的错,这应该是世人对他的理解。那么请问袁家四世三公,天下有多少人是他家的学生?有多少人拜于他的门下?袁术乃袁家嫡子,杀他就如杀了天下人的信仰,如此滔天的仇恨我们要担着吗?“
曹操皱紧眉头,曹操自认为自己礼贤下士,善待有才之人。如果得罪了这天下人,以后如何在吸引人才?
所以曹铄的说法是没错的,袁术可以死,但是不能让血粘在自己手里!
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可以说非常的微妙,那个号称宁负天下人,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曹操,实际上并没有说过这句话,也没做过这样的事情。
反而他很注重自己的名声,特别是对于人才从来都是仔细甄选,对下属也是关照有加。
所以曹铄的话说到了他心坎里,袁术即使被打上了谋逆的标签,那也不该由曹操来动手!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