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山寺杏花之寻亲 > 第二百零二章 开盘(二)

我的书架

第二百零二章 开盘(二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第二百零二章 开盘(二)

  在叶枫带头买了三个铺子后,那些原本犹豫着要不要下手的人一下子便像吃了定心丸一般,也不再犹豫,直接给了银子定了自己中意的铺子。

  这些年,叶枫在他们心里就像是指路人一样,跟着他干绝对差不了。其他的先不说,单单是拿土地这一项来说,他就提前买了不少,现在都赚了。

  虽然被问起,他总是说,他需要种花种树的。

  先是鸭鸭乡厨,接着是砧板生意,还有各种叶枫提出来要做的事情,基本上都能成功,更不用提现在让陈家村人彻底富裕起来的长生果了。

  看着一个接一个来买铺子的人,陈继发颇有些像做梦一样的感觉。几年前,他还为认祖失败的事没法向村民们交待而发愁,现在再来看这件事,却是像笑话一般。

  想来现在村里应该没有人稀罕这件事了。

  再过几年,等连京城都知道了他们陈家村,想来颍川陈家会派人来认祖都说不定。

  曾经温饱都难以解决的村子,现在却能发展到这个程度,陈继发不得不在心里感慨。

  叶枫后面第一个来买铺子的人是赵氏。

  说实话,赵氏来买铺子,陈继发一点都不意外。

  这些年,她先是加入了鸭鸭乡厨,将一个濒临散了的家重新整理了起来,又跟着叶枫种花木,种果树,去年更是学着陈继兴家搞起了养殖业,买了一块一亩大的地,盖起了一个养鸡场,专门养鸡卖。

  现在,村里办红白喜事几乎都去赵氏的养鸡场买鸡,因为价格公道,比县里还便宜一些。更重要的是,这鸡都是新鲜活泼的,隔着鸡圈看上了哪只直接去捉就是了,还不用走路去县里买。

  据小道消息说,赵氏家光是卖鸡去年就得了不少银子。且不说还有大量的鸡蛋可以出售。

  现在,赵氏还和村里学堂的夫子家做了亲家,儿媳妇争气,前不久又给她生了一个大胖孙子。可以说,赵氏现在走到哪里,村里人都要夸一声她好福气,而不是当初那个人人见了都躲的克夫寡妇。

  所以,要说现在村子里最想买铺子的,赵氏便是其中之一。有银子,人也还壮实,且还有一门烧鸡炖鸡的手艺。

  关于赵氏家,还有一个笑话。

  在这个村子富裕起来之前,别人的儿媳妇坐月子哪怕是吃个鸡蛋都是小心翼翼的,生怕婆婆不高兴。可是不吃又不行,为了身子着想。

  可赵氏家最不缺的就是鸡蛋,张秀儿坐月子的时候吃的都想吐了,回娘家抱怨道:“婆婆可劲的给我炖鸡汤喝,要不然就是吃鸡蛋,一顿让我吃几个鸡蛋。娘啊,我实在是受不了了,现在一看见鸡蛋仿佛都能闻到鸡屎味。”

  这话不知怎么的便被她的同乡听见了,直说她生在福中不知福,天天炫耀,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婆家有银子似的。

  但是,她们却不知道,张秀儿说的却是实话,根本没有一丝水分。赵氏觉得家里人丁单薄,所以希望张秀儿能够多生几个孩子,反正现在家里养得起,以至于怕她坐月子坐不好,什么营养品都给她吃。

  这不,一出月子,张秀儿简直胖了不止一圈,听说赵氏要去买铺子,立即跟着她一起,说是要去见识见识。至于孩子,直接丢给陈千良了。

  赵氏知道她坐月子闷死了,而且这铺子说是她的,以后还不是这个家的,让她早日跟着学习学习也是行的。

  “娘,我喜欢这个铺子,要不我们就买这个吧。”张秀儿指的,正是紧挨着叶枫买的那个铺子旁边。

  赵氏便问道:“为什么啊,我看着这些铺子都差不多,大小也一样,只要在这条街上不就行了吗?”

  “娘,这可不一样呢。我听说叶枫买铺子是准备拿来卖花的,咱们卖布料的,不是正好吗?一来若是他的生意好,卖花和卖布料根本不冲突,二则卖花的肯定是四季常有花香,闻着也舒服。”

  “你这样一说,倒是挺有讲究的,我倒是忽略了这个。”

  “可不是么!若是咱们旁边开一家卖吃食的,那可如何是好?不但辱没了这花香,连咱们的布匹也跟着遭殃,时间一长,指不定屋里全是饭食的味道。若真是这样,谁还来咱们铺子买布料啊。”

  张秀儿的哥哥在县里开了家成衣店,据他说自己有进货渠道,只要张秀儿开个铺子,保管有银子赚。

  赵氏原本想开个铺子卖鸡蛋和鸡肉的,但媳妇说想卖布料,且有渠道,她便没有反驳。反正她的养鸡场大伙都知道,不一定非要开铺子才有人买。

  且她心里清楚,她的亲家母喜欢绣花,不喜欢鸡屎,到时候拿到这里来寄卖,也算是替儿子留个好印象。

  “嗯,你说得对,我倒是没想到这一茬。那行,我们就定你说的这个铺子好了。”赵氏爽快的说道,“不过,我得再买一个,专门做吃食。”

  闻言,张秀儿惊讶得嘴都合不上了。家里开着养鸡场,再加上这个卖布料的铺子,赵氏就算是什么都不做,也能活得很滋润的。

  可现在,她却还不想休息,还想开个铺子。

  “娘这一辈子啊,喜欢做事做惯了,让我天天待着吃喝玩乐的,我倒是会生病。所以啊,先把铺子买下来。”

  说着又左右看了看,这才在张秀儿耳边说道:“叶枫可是悄悄跟我说了,这些铺子以后会很抢手的。现在不买,以后有银子也买不到了。”

  所以,轮到赵氏的时候,她直接上前掏出了两个荷包,大大方方递给陈继发道:“村长,我就定这俩个铺子,对,就是这个,还有这个。那,这是银子,刚好六百两。”

  她出门的时候多了个心眼,多带了三百两,现在看来,关键时刻倒是用上了。

  哪知陈继发接了银子并不点数,直接就丢进身后的木箱子里,然后锁上了,准备问下一个人的情况。

  见状,赵氏笑着说道:“村长,你怎么不点点数啊?那,不管多了少了,我走了就不认了哦。”

  闻言,陈继发便道:“嗐,赵大妹子,你给的银子我放心哩,根本不用数。说起来,你这些年算了不少的账,经手的银子少说也有几千几万两了,难不成还会数错不成。哈哈哈,不用数不用数。”

  赵氏一听,直接乐了,笑道:“那行,我们就先走了啊,对了,村长,那地契是什么时候可以拿得到啊?”

  赵氏一问,大伙都停止了说话,显然,这个问题他们都很关心。交了银子,最关心的就是将地契拿到手。

  只有手握地契,才有安全感。

  闻言,陈继发便大声道:“不用担心,快的很!现在我儿在衙门里做事,这不再忙也要紧着大家的事不是。他说了,等明日对外出售了这些铺子,后日我一大早就全部送进城过档,后日晚饭时间我就给大伙带回来。”

  赵氏听了,便夸道:“要我说,千帆这孩子就是好,打小就聪明,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呢,他就在看书了,还过目不忘,说是文曲星下凡也是有人信的。想来明年大考定是差不了,一定会是进士老爷的。你和村长夫人啊,就等着坐八抬大轿吧。”

  后面的人也开始恭维:“可不是,这孩子现在出息了,跟着知县大人一起做事,还不忘咱们乡里乡亲的,帮助咱们做事。村长,你养了个好儿子啊。”

  一时间,恭维的话多了起来,听得陈继发得意极了。

  只是,心里甜蜜,嘴里说的却是:“哪里哪里,也就还是个孩子,经不起大伙这样夸。那就承大伙吉言,明年大考能够高中。不过,不管他以后当什么官,始终是从咱们陈家村出去的,都是大伙看着长大的,帮这点忙也是应该的。”

  陈继发的话半真半假,因为过档这事是白知县亲自吩咐的,要求按照叶枫说的“特事特办”,尽快使买铺子的人早日拿到地契,放下心来。

  再说后面还要装修,得赶在寻亲大会开展之前便准备妥当。但是,陈继发的话也不算全是假话,因为如果没有陈千帆,那么陈继发进衙门过档是要经过很多手续的,一来时间拖得长,二则还要交各种润手费,经过衙役们的层层盘剥。

  现在有了陈千帆,他拿去县衙盖了章,直接就能送到陈继发手上,一来一回省去不去环节。

  交了银子,赵氏便带着张秀儿去看自己的铺子里了。

  婆媳两个这个说这里要建一个木头门,那个说这里要放一盆兰花,再放一排凳子,已经开始构想装修的事情了。

  让众人意外的是,排在赵氏后面的,居然是陈继堂两口子。大家都知道,陈继堂过年的时候才成亲,将家里的银子花了个精光,可以算得上村里最穷的人。

  即便是后来卖了自己养的几头猪,并些姜葱蒜什么的,那也存不了多少银子的。

  因此,大伙便觉得他俩肯定是租铺子来的。

  不过,他们却不知道,夫妻俩虽然这次只分了十七斤长生果,但是他俩却自己种了七八分地的长生果。

  虽然那块地挨着山边,阴得很,李三斤怀着身子,陈继堂又日日喂猪抽不出身,没有人照看,因此这产量便很一般,只收了一百二十斤左右。

  但是,就是这样,所得买个铺子也是绰绰有余的。

  不管,夫妻俩都想着叶枫说的明年的长生果价格更高的话,于是只卖了五十斤,得了四百两银。剩下的七十斤,李三斤给娘家送回去二十斤,另外的五十斤则全部留着做种。

  “你们准备租哪处的铺子?租几个月?”陈继发问道。

  哪知,李三斤却道:“村长,我们是来买铺子的。嗯,就买这一处,对,就是这个。”李三斤说着说着便挺着大肚子走到街上最后一个铺子说道。

  刚刚他俩可是一直紧张,就怕前面的人把这个铺子买了。也不知道为什么,李三斤就是喜欢这个位置,没有任何理由可言。

  轮到他俩了,陈继堂见李三斤走得快,赶忙追上去道:“你走慢一点,下个月就生了,娘说了,不能这样快速的走动的。”

  陈氏几乎每个月都来一次,看看李三斤的情况,顺便帮忙做一点家务。李三斤虽然体质很不错,但怀孕却是十分辛苦,也许是因为吃的太多的缘故,她的肚子像吹了气一般,大的吓人。

  刚开始,众人都以为她和叶氏一般,是怀了双生子。但是到县里一看,大夫说是一个孩子,只是个头甚大,要她少吃一点,要不然生产的时候会吃苦头。

  李三斤这才开始节食,注意饮食。

  没办法,以前她过得太苦了,现在有了肉和白面,还管饱,又没公婆磋磨,便管不住自己的嘴巴。

  特别是怀孕后,简直吃了一会儿就饿了。

  “你们确定是要买吗?这可不能赊账,要现银。”排在身后的人好意提醒了一句。

  陈继堂马上道:“是的,我要买下来。我们之前不是自己种了一小块地的长生果吗,结果收了百十来斤,这不,换了银子就来了。”

  众人这才记起陈继堂去年的确种了一小块地的长生果。看吧,同样是去地里翻长生果,人家翻到的全部留了下来当作种子,他们的却基本进了肚子。

  现在人家一转手就是一个铺子,那些进了肚子的长生果算起来实在是太贵了。

  “好好好”陈继发连续说了三个好字,接过银子点了点,这才说道:“你以前过得不好,但是大伙也不是不帮你,而是大家都不富裕。现在好了,你买了铺子,好好守着婆娘铺子过日子。等下个月你婆娘给你生个儿子,再把生意做起来,这日子也就过来了。”

  陈继发这一次真的是有感而发,陈继堂这个全村最穷的光棍,不但娶了老婆,盖了新房,现在还开始买铺子。

  这样的村子说起来简直是不可置信啊。

  等登记完毕,陈继堂便扶着李三斤往回走。

  要不是陈继堂拉着,李三斤恨不得赶忙跑回娘家,告诉陈氏这个好消息。

  买铺子是李三斤提出来的,因为陈氏和她二妹都有一手做吃食的好手艺。无论是肉食还是面食甚至是素菜,陈氏一出手,那味道简直是好吃极了。

  之前鸭鸭乡厨之所以愿意将李三斤纳入临时人员,除了她做事爽快,手快,也是基于这个考量。李三斤做事勤快是一方面,关键是炒素菜非常好吃。

  而李三斤的手艺,却是连陈氏的五成都赶不上。

  所以,当村里卖铺子的消息一放出来,李三斤便和陈继堂商量了。且不说李三斤的肚子里现在怀着陈继堂的种,就是平时,陈继堂也是什么都听李三斤的。

  李三斤的设想是,她娘和二妹太辛苦了,在家里现在是按男劳动力来干活的,但一年到头却赚不了几个钱。倒不如来这里开个铺子,做些吃食,想来生意应该不错。

  人多的时候,哪怕是一天赚个几百文,那也是很客观的收入了。再说了,铺子是自己的,又不用交租子,赚多少就是多少。

  到了那人少的时候,生意不好,再回去种地也不迟。

  且若是李老二能够在这里多露面,指不定姻缘就来了。她日日待在李家村,谁能注意到她啊。

  自从陈家村富裕之后,每天都有不少大姑娘结队来这里晃悠,惹得村里的年轻男子争相相看。

  至于分成嘛,李三斤都想好了,那就五五分,简单直接。

  陈继堂便道:“你慌什么慌啊,我跟你说走慢一点。现在地契都还没拿到手,你回去也不过是说说而已。等后日拿到地契,你再回家也不迟。再说了,你那堂哥家可不是好相与的,我真的是不愿意跟他说话。要是他知道了这铺子的事,指不定会怎么样呢。”

  说到堂哥,李三斤也有些无奈和生气。

  自从参加了陈家村的流水席后,他便被这里的富裕看花了眼,时不时的便去找李跛子说话,希望他能从李三斤这里拿到一些种子。

  这不,听说今年村里不是分银子,而是直接分长生果,乐得他一夜没睡,直接就拉着李跛子要种子。

  要说直接要银子不好意思,要种子却是不一样的。

  好在提前得了陈氏的吩咐,李跛子嘴巴紧,没有说出李三斤家自己种了长生果的事,只是说家里分了十七斤,同意给他拿个几斤。

  结果,这人还不知足,还嫌弃拿的少了,逼着李跛子上陈家村来要。

  李三斤大着肚子回去送长生果的时候,听到这事,不管不顾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,骂的她那堂哥没了脾气。

  也的确是这样,李三斤现在出嫁了,就是陈家村的人了,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。若不是看在亲情的份上,李三斤真的可以不用理他。

  且好几斤长生果,按照现在的市价,差不多可以卖几十两银子了。他不过是白拿,居然还嫌少,有本事别要啊。

  就这样,陈继发不是忙着数银子就是忙着登记信息,这一忙,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,就一直忙到了半下午。

  见再无一人来问询,陈继发赶忙和叶氏收了箱子,将小册子也放了进去,抬着箱子回家去了。

  再这样累下去,他觉得自己的腰都要断了。

  晚上,陈继发和叶氏就着烛火将信息对了一遍,又将银子数了一数,见没有差错,全部对得上,这才放心的睡了。

  他俩都知道,明日将面对更加热闹和复杂的场面。

  本村人都认识,更好说话,外村人却不是的。说起来,明天少不得又要再累一天了。

  这一夜,若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,路上时不时的便有烛火出现。不要奇怪,这是本村的人带着自家的亲戚连夜看铺子呢。

  至于那些做了记号的,便是已经卖了的,根本不用看。

  村长说了,明天让他们一大早就去街上的接待处排队。

  这个接待处是众多铺子中的一个,但却是不卖的。按照叶枫的说法,是用来帮助外地来游玩的人的。他们可以在这里暂时的休息,等人,避雨,寻人,等等。

  因此,这一处就有些大,相当于好几个铺子的大小。

  众人知道这也算是一种优待,因此便连夜实地看了铺子,做到了心中有数,就等天亮交银子了。

  因此,等陈继发和叶氏吃了早饭赶到这里的时候,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。于是,陈继发在心里哀叹了一声,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。

  看来,是时候像叶枫说的那样,找一个勤劳的后生跟在自己身边帮忙了,每月给一定数量的银子就是了。他实在是有些撑不住了,而叶枫说了,以后的事情只会更多。

  排在队伍第一个的,便是陈继兴二哥的丈母娘,罗氏。当然,朱氏就陪在旁边,母女俩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,总之是十分高兴的。

  去年,罗氏带着两个儿媳在地里翻了几斤长生果,并没有拿去县里的酒楼卖掉,而是拿回家晒干,存了起来。后来,又通过朱氏在陈继兴家得了几斤,这才勉强种了几分地。

  种的时候一家人都有些忐忑,毕竟是第一次种,根本没有经验。朱氏殷勤地向陈继兴讨了不少经验,回娘家一一说了,有帮衬着照看。

  这不,前段时间卖了长生果,居然有四十多斤,得了三百多两银子。

  朱氏一直关注着娘家的动静,一听说得了银子,便立即赶了回去通知人。她自己是买了一个铺子的,准备卖些跟长生果有关的吃食。

  至于罗氏,她想卖些小孩子的东西,例如小衣服啊小玩具什么的。说起来,叶枫之前做给叶氏的婴孩车也被朱氏琢磨了出来。

  她爹的木工活不错,她想到时候做几辆出来放在店里卖着试试,有生意最好,没有人买的话,也不亏,拿来送人或者自己用都行。

  朱氏的两个嫂子自然也是跟来了的。

  说实话她俩之前听说陈家村卖铺子,还在心里嘲笑了一番,因为在她俩看来,这种地方怎么可能有人来。

  可是,今天一来,先是被这里平整的马路惊到了,然后被各式各样的建筑惊得说不出话来。等她俩到了朱氏家,见村里都是清一色的新房,远远看着,鳞次栉比的,漂亮极了,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

  不过一年时间,这陈家村简直是脱胎换骨,简直大变样了。再说那铺子,修得极为漂亮,全是一样的样式,看着赏心悦目的。

  最后,经过商议,大家一致认为,卖杂货不需要那么显眼的位置,最后在第二条街的第一个位置买了一个铺子。交了银子,登记了信息,三人便决定在这里住一晚再离开。

  一是等地契,二嘛,她们想感受一下陈家村的变化。要是没有朱氏,她们铁定觉得自己迷路了。

  这里跟上一次来简直像是换了个地方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