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蝉动 >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节一地鸡毛的果党

我的书架

第一千二百二十二节一地鸡毛的果党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1941年二月,江南战事基本结束,地下党在江南的部队损失惨重,但由此引发的舆┴论风暴才刚刚开始。

美国《纽约先驱论坛报》和《星期六晚邮报》率先刊发了揭露真相的报道,无数人了解到果党部队袭击了北上抗日的地下党部队。

随后,两份报纸又发表了评论文章,文章指出,此事是“极大的不幸”,果党称日本是“癣疥之疾”,地下党是“心腹大患”乃是投降言论。

这完全颠覆了江南变乱爆发后果党公布的信息,突破了果党的歪曲宣传,在美国各个阶层都引起了巨大反响,欧洲许多报刊也纷纷转发了相关报道并发表评论。

反应最为激烈的红俄,在其《謓理报》上多次刊发社论,揭露果党顽固派假借抗日发动偷袭的真面目,坚决谴责国府制造冲突。

红俄驻民国大使针对某人所谓地下党先进攻果军的言论,指出地下党军队为数不过几千人,何敢进攻邻近之大军?

几天后,红俄副外长在莫斯克会见民国驻苏大使时坦言,这种行为是内争的开始,内争只能削弱民国抗战的力量,没有统一战线,民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。

(战字换成争字,请理解)

红俄驻华武官则向某人和何部长明确表示,江南之事会极大恶化民国和红俄之间关系,红俄将减少对民国的武器支援。

民国人民的老朋友,英国驻民国大使白龙度对外发表讲话,呼吁各方保持克制,东亚局势已经到了紧要关头,不能再有流血之事发生。

第二天,白龙度亲赴黄山官邸,劝告某人停止冲突,处理问题不要操之过急,以免形势恶化。

英国政府也警告某人,内争只会加强日军的进攻,并以内争危险没有消除为由,暂缓开通滇缅公路,以此作为对国府的惩戒。

美国总┴统特使更就江南之事向国府提出质问并警告某人,进攻地下党军队有利于日本侵略者,对民国来说,内争将意味着灭亡。

同日,美国政府宣布反对民国内部摩擦,作为某种惩戒,暂停了美国政府计划中的对民国的5000万美元贷款的实施。

美国财政负责人透露,在民国内争危险没有彻底结束,团结尚未恢复之前,暂停对民国的财政援助。

值此德意日势力猖獗之际,红俄、美、英从各自利益出发,都不愿看到果党和地下党开战,希望民国能团结抗战,共同牵制日本在亚洲的扩张。

而在民国国内,山城《新民报》《国民公报》等几家报社出于新闻检查的关系,虽无法公开表态,但对国府的反动行为或不作评论,或仅泛泛写一点应付的话。

事发后,地下党在宣传上采取攻势,在军事上采取守势的自卫立场,取得到各界人士、民┴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。

多位果党左┴派人士为江南之事在港城发起抗┴议,致函致电某人,谴责其违背民心,已引起国人惶惑,招致友邦疑虑,为国家民族之大不幸。

他们要求山城政府慎守先总┴统遗训,撤销围剿部署,制定两党联合方案,发展各种抗日势力,保障各抗日党派的权力和利益。

各民┴主党派为了表示不满和愤慨,在与西北办事处交换意见后准备成立联合会,团结各民┴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同西北合作,共同推进民┴主改革,反对内争。

即便是在山城政府内部,也有很多人不赞成某人的行为,不少功勋卓著的将领对时局表示忧虑,军心开始动摇。

海外华侨同样反对分┴裂,华侨领袖陈先生致电国民参政会,呼吁团结,反对某人的倒行逆施,他在给某人的信中写道。

“若不幸内争发生,华侨必大失所望,爱国热情必大降减,外汇金钱亦必减缩。”

局势的发展完全出乎某人的意料,在国内外舆┴论的一片责难声中,以及在英、美、红俄三国政府的外交压力下,国府在政治上已陷入异常孤立和被动的境地。

为了应对外交和国内外各方面的压力,某人无奈发表谈话,公开强调此次“误会”纯粹是为了整饬军纪,并无其他政┴治因素掺杂其中。

为了进一步改变不利局面,某人又在国民参政会上表示江南之事不牵涉党派政┴治,保证以后决无围剿的军事行动云云。

至此,国府虽在军事上靠着以多胜少获得了胜利,可在政┴治、外交、民心上丢了大分,不少人从这件事看清了他的真面目,可谓是一败涂地。

在这场舆┴论战争中,地下党利用灵活的斗争策略,漂亮地打败了果党手下的喉舌。

西北特意向办事处、《新铧报》和“秋蝉”发去了嘉奖电文,表扬他们借助《中央日报》发行渠道漏洞发声这个办法,此举破坏了果党的新闻封锁,有力回击了敌人。

这天,焦头烂额的某人送走美国特使,回到会客室将水杯重重砸向地面,碎裂的瓷片飞溅的到处都是。

“来人!把新闻检查所、中统、军统的人叫来!”某人怒声下令。

一小时后,戴春峰和左重匆匆走进官邸,还没有进门就听到屋子里传来某人愤怒的咆哮声。

“娘┴希匹!我的最高会议都快成逆匪的窝点了,当日会议刚刚结束,办事处就来人质问于我,这便是我们的保密制度吗。

更有甚者,市面上竟出现了伪造的《中央日报》,肆意攻击中央围剿叛逆的合法行为,唯恐天下不乱,简直是狂悖至极。

地下党欺负我,洋人也来欺负我,我不得不问问诸位,党国养你们究竟有何用处,如若有用,为何会发生这些事情。”

老戴和左重压低脚步声,悄悄走进室内,躲在了新闻检查所所长、朱骝先以及徐恩增身后,不过两人的到来还是没瞒过某人的眼睛。

“春峰,慎终,你们讲一讲,报社刊印的政┴府通告,为什么变成了为地下党鼓吹的报道?”某人阴着脸询问。

戴春峰咽咽口水,将脑袋低了下去不敢回话,见状左重向前走了一步,语气沉重地给出了解释。

“领袖,卑职认为,朱局长并无过错,地下党很可能是在报纸印刷出厂后动的手脚,将真报纸替换为假报纸,这种事防不胜防。

我已经让人将相关人员全部控制,只是我们还要调查围剿会议泄密案,人手上或有不足,报纸的事一旦有了结果会立刻向您汇报。”

听到这话,戴春峰也适时表态:“校长,慎终的说的对,您放心,学生会以最快速度查清假报纸的传播途径,谨防此类事┴件再次发生。”

某人闻言松开眉头,想起自己确实曾让戴春峰调查泄密,如此看来,在假报纸这件事上,军统表现不佳情有可原,起码责任不大。

一旁的朱骝先很是淡定,他这个中统局长更多是挂名,业务工作全由徐恩增负责,出了事情板子打不到他的头上。

果然,某人放过军统之后,立刻将矛头对准了新闻检查所所长和徐恩增,将两人骂了个狗血淋头。

检查所所长跟徐恩增一边挨骂,一边擦汗,心里无比委屈,他们的人在各家报社盯了整晚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怎么就成了替罪羊呢。

戴春峰看热闹不嫌事大,暗戳戳地建议将检查所所长撤职,换一個更有能力的人当所长,某人听完有些意动。

新闻检查所的工作很重要,的确要找个立场坚定、跟脚清楚且能力不俗的人负责。

左重见缝插针地来了句:“领袖,不如从金陵迁来山城的党部人员中挑选,能够跟随政府千里迢迢来到西南的,定然都是忠贞之士。”

他就差把老K徐伟明的名字报出来了,说实话,山城党部组织部的职务太过局限,获取情报的途径不多,新闻检查所所长就不一样了。

国府境内所有的新闻报道,无论是官方的,军方的还是私人的都会从新闻检查所过一遍,其中有价值的情报数不胜数,身为所长自然能接触这些重要信息。

如果徐伟明能当上这个所长,对于未来的情报工作将会有巨大的好处,左重也可以轻松些,不用天天通报些鸡毛蒜皮的小事。

至于徐伟明能不能被选上,左重觉得问题不大,在国府只要舍得花钱,又有人脉,别说新闻检查所,就算是更高级别的职位都能买到。

某人沉思片刻,让人将新闻检查所所长带下去,事情总要有人背锅,显然在场的人当中对方的后┴台最小,他不负责谁负责。

撒完气,某人又将朱骝先和徐恩增打发走,留下了戴春峰和左重,认真交待了一番。

谈话的内容无非是尽快找到泄露围剿情报的内鬼,给予军统最高调动权限之类的废话。

师徒二人听完慷慨激昂地做了保证,告退后返回了罗家湾,老戴依旧当起了甩手掌柜,将侦破工作全部都交给了左重。

当夜,抓人的警车出没在城内各处,刺耳的警笛声彻夜不停,山城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。

(细纲改了好多,凑合看吧,睡了)

(本章完)

sitemap